卫生间为何要下沉?
在讨论这个提问之前,我们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就是“下沉式”卫生间到底指的是什么。 很多人应该知道卫生间有沉箱(或称积水盘),但不一定清楚这个「沉箱」是怎么来的。
一般来说,「沉箱」这个词的语境,仅限于用于卫浴间防水设计时提到的“架空层”概念中。 在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施工规范(GB50242-2016)中就有明确规定—— 从建筑规范的角度来说明,所谓的「沉箱」,实际上就指给排水中用来容纳管道的架空结构。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说有了「沉箱」就一定会形成所谓的「积水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沉降池」、「下凹式卫生间」),两者不能划等号。
因为,决定「沉箱」是否一定会形成「积水盘」的关键因素在于结构荷载要求—— 对于普通居民住宅来说,楼层负荷一般均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要求;但如果是超高层建筑或者是特殊建筑结构,其荷载要求未必相同,在没具体设计图纸的情况下,是不能贸然确定「沉箱」是否一定导致「积水盘」出现的。
我们在生活中看到某些高层建筑的厕所并没有出现「积水盘」,这也是合理的。 那么,有些人可能会问了,如果将「沉箱」视为无源之水,那它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从给水排水功能上讲,对「沉箱」做一定的承载能力设计是必要的,它除了能够确保卫生间的使用不会出现漏水问题外,还能为卫生器具提供足够的安装位置,以及方便检修。 由于「沉箱」的结构特性,还能够起到隔音效果(特别是位于楼房一层的卫生间)。 当然,「沉箱」的最大特点还是在于能实现空间灵活分隔,这对于卫浴间这类面积小、但又需要满足功能多样性的房间来说是相当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