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别墅比较多?
说到买别墅,很多人会想到苏州太湖边、杭州西湖畔或京郊的别墅区。事实上,在上海市区以南约30公里外,也有一座靠山傍湖的别墅区域——松江佘山脚下。 这里聚集了佘山月湖山庄、合生国际花园、中凯曼荼园、紫都上海苑等40多个别墅社区,被称为“上海别墅区”。 在这些别墅小区里居住着一批企业高管和金融界人士以及部分外籍人士。他们大多看重这里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氛围,愿意花上千万甚至上亿元购置物业。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这个别墅区的交通一向比较便利。地铁9号线佘山站下即可直达;而开车从市中心过去也不过半小时左右的车程。 而且这个别墅区自带“天然氧吧”属性。
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的佘山森林公园有着“沪上生态绿肺”之称,森林覆盖率超过50%。每逢春天,园内数千亩杜鹃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除了环境优美之外,该区域也是上海少有的大型纯别墅社区。
目前,周边在售的新房项目并不多,只有5个,且以低密度住宅为主。其中位于泗泾镇的同济晶萃于近日收官入市,均价约32986元/平方米,项目为叠加和联排产品;另一个则是松江新城板块的国贸佘山原墅,该项目是国贸地产入驻上海的首个项目,即将推出建面约127-137平合院户型,共112套,精装交付。
在二手房市场方面,区域内可选房源较多,面积段丰富,价格区间也从原价不到3万元/平方米到最高7.5万元/平方米不等。 以一套总价300万的别墅为例,如果购买者具备上海市购房资格,并采用新房摇号的方式,则无需缴纳增值税;若采用二手房交易方式,则需要支付5%的增值税及附加费用。
静安区:
静安别墅位于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上海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近代新式里弄住宅建筑。1932-1935年由英商雷斯洋行营造。占地面积5.98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建成之后以洋泾浜路为界,被分为两部分,西侧为西摩别墅,东侧为赫德路花园别墅。
别墅呈“三纵六横”布局,共有606幢房屋。房屋多为二层,红瓦坡顶,白灰粉墙,木质门窗,庭院围以透空金属栏杆。这里基本保留了30年代的历史面貌,环境幽静,绿树成荫,砖墙篱笆,曲径通幽,犹如城中幽静的“小山庄”。这里生活着许多名人和富商,有作家叶辛、金波,著名歌唱家迪里拜尔、腾格尔、高曼华,上影演员秦怡等均居住于此,是一座“名人”与“老建筑”交相辉映的大熔炉。
徐汇区:
宛南别墅(原名协和花园),位于漕溪北路268弄,有民宅318幢。建造于1921年,是用英法两国式样的低层半独立式花园里弄住宅群,由协和洋行自行营造。此块基地原来属于德文学校旧址,建造后称为“协和花园”,1952年划入公房住宅,统称“宛南新村”,1992年改称“宛南别墅”。这里原是外国人聚居的地方,后来成为高级干部住宅区,著名音乐家、指挥家陈燮阳,上海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的退休人员大多集中在此,被海内外友人誉为“音乐家之家”。
卢湾区:
顺昌新村,位于顺昌路610弄,原名“新仁里”,建于1936年,占地6513平方米。1997年被公布为卢湾区文物保护单位。房屋由105间两层砖木结构的联接式住宅组成,外装修以水泥砂浆粉面,配以米黄色的玻璃窗,屋面为平屋面,有防雨铁棚。整体布局宽敞通畅,前面临街,环境幽静,四周有围墙,有铁栅安全设施,是1930年代出现的联接式新式里弄住宅的典型。
田子坊:
田子坊有百年历史,是石库门风貌保护区。它融旧、新式里(石库门里弄房屋)和新式里弄房屋,新、老式花园洋房以及工厂仓库等建筑于一体。这里既有著名的德大、凤祥、兰心西餐厅和大华、美琪、金陵大戏院,也有上海美琪制皂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艺术家、画家和海派文化名人等迁入,经过他们对老房子的精心创意装修,保留了老上海的生活方式和情调,同时注入了创意元素和西方文化,融成了上海的海派文化气息。田子坊先后被上海规划研究院命名为“城市新景观”,被联合国《人居署》授予“全球最佳范例社区”,被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影视局命名为“海派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