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里多放些植物好吗?
好,当然好! 植物在夜间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考虑到人的呼吸作用也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其实植物和人是互相作用的。 有实验表明,在20平方米以内的房间,如果摆放的植物达到一定数量并达到一定规格,那么房间内氧气充足,二氧化碳浓度适当;而如果房间内的植物不足或者很小,那么房间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会浓度过低或过高,对健康不利。 所以,只要保持一定的植物数量和较大的植物体量(也就是叶面较大),那么就基本可以维持一个健康的环境。 这个实验中植物的数量是5盆,叶面尺寸总和1.8m^2左右。 如果用我们常用的计算方法——每平方米面积上放置1~2盆植株,来换算的话就是7-14盆。 看起来好像很多,似乎有点过多了。但是请想一想,这5盆植物是要提供20平方米空间使用的,也就是说,每平方米的面积上,仅有这些植物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而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很可能还不到总面积的百分之一哦~这么一想的话,是不是就觉得足够了呢?
除了这个实验以外,还有另一个实验也证明了卧室养一些植物是必要的并且是有益的。 美国纽约植物园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测试:让30名被试者分别呆在有植物和无植物的环境下,然后测量他们血液里面的紧张激素的水平,发现与没有植物的房间相比,有植物的房间被试者的这种激素水平要明显低很多,说明植物对于人们的心情和生理状态都有很好的调节功能。[1][2]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这个实验只是比较了有植物和无植物的环境,并没有比较不同植物之间的差异,所以并不能说明某个具体的植物品种对人体就一定是最好的。
回到问题,因为人体睡眠的时候大部分器官处于休息状态,只有肺部仍在工作以维持身体的氧气平衡。而植物是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这个时候它们吸入的氧气是积累的第二天释放的氧气,因此在夜间并不会影响人体的氧气供应,只要不过量(比如20平米内超过5盆以上的植物可能就会出现氧气供过于求的情况)。至于有些人可能担心夜晚植物释放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实际上,只要不是大量种植同一类植物,并且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也是要进行内部气体交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