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埔区别墅?

广寒寒广寒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上海生活过的人,对这个问题还是有点话语权的。 先给出结论再展开来谈: 上海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独栋别墅”基本都是假别墅、真豪宅(排屋)。 且这类产品大部分位于市中心以及近郊,具有明显城市属性,与“传统别墅”的纯乡村属性不同。 而真正的乡下“独栋别墅”,大多已经变成“危旧房改造”的对象了!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并发现了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下的高赞答案貌似跟我观点很接近,这里把链接贴出来给大家看看 【注】这个题目下的讨论热度非常高,可见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 我不评价这道题下的答案正误,但大家看这个题目下的答案描述,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上海的“独栋别墅”都认作是“欧美别墅”式的建筑形式。

但事实上,近代以来,欧美的住宅设计早就向着高层发展,所谓的“独栋别墅”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越来越少见了——美国如此,欧洲亦如是。 请看这篇知乎上的回答: 现代建筑史上影响巨大的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和“巴黎世博会瑞士馆”都是高层的设计。而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经济奇迹中建造的一大批高耸的写字楼也是同样的道理。

当代欧美人的住房状况是怎样的呢? 根据2014年美国政府发布的《美国家庭收入分配报告》显示,95%的家庭拥有自有房产,70%的家庭拥有独栋别墅; 而根据201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居住条件调查报告》显示,86%的英国家庭居住在独立庭院(detached house)里。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 “西方人的别墅”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西欧和美国的中产以上阶级的人们所居住的住宅。 如果把视野放宽到全球来看,那些真正有钱的人(比如中东的石油土豪们)住的房子往往是大大的出乎意料的“壕”——比如像迪拜这样的地方,遍地都是奢华的宫殿式酒店。 所以,如果抛开体制(中国实行的是商品房制度,而英美大多数地区实行的是公租房制度)和地域(中国的房价比英美高得多,但发达国家土地资源稀缺性高于我国)不谈的话,单纯比较收入水平这一项来说,“别墅”这种住宅类型应该指的是那些有钱有权有势之人居住的高级住宅区。

那么,为什么上海会出现了那么多“假别墅真豪宅”的作品呢? 其实这就是城市规划的问题了。 在城市规划中,有一种规划手法叫“增层增值”,意思是低密度的土地上做高密度的高层开发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

而在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环境下,这种手法被无限地强化了 ——因为从中央到地方都在鼓励房地产开发、刺激经济运行,同时由于人们对于投资房产的追捧,使得土地市场供不应求,地价不断上涨。在这一背景下,城市的土地资源变得异常稀缺,有限的土地供给推高了房屋价格,也让开发商有了更多的加价空间。

于是乎,本该是“联排”甚至“独栋”别墅用地的地方,被高强度高密度高附加值的土地利用方式所取代。这种变化,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最明显,也最深。 作为一个在城市规划领域从业过几年的人,我的感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极端稀缺, 未来的大城市都会朝着“无中心化”的方向发展——即大量新建小区,没有传统的中心区域和郊区之分,一切以车为中心,所有人的生活都会被包裹在一个个被快速路分割的“组团”之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