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碗放哪里?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朝诗人杜甫曾写出一位仕女对婚姻的不满,“嫁夫从夫,夫贵而从贵,夫贫而从贫,夫辱而从辱,夫有志而未遇,不能以身媵(陪嫁)也。”,她嫁人后,即使丈夫落泊,也始终如一地追随丈夫,真正做到了“百年偕老”,“妻贤夫幸”。可见,妻子对爱情的忠贞和善良,以及丈夫在妻子心中的位置。
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从夫妻对婚姻的满意度来调查分析,在已婚的人当中,又有多少夫妻认为,结婚以后自己和配偶的关系“很好”,又有多少夫妻认为对方能够“体谅人,总是站在我的角度想问题”?
由于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新婚前夜的激动”、“洞房花烛夜”的场景,已被冲淡了许多,而婚后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却平淡得一如凉水;夫妻间互谈心性的机会少了,探讨前途、讨论理想更是少了;夫妻对生活的不满,往往在彼此心中的印象很深,而对生活中的快乐,印象却往往不深。
究其原因是夫妻间的交流时间少了。婚后,往往因为生活琐事,便忽略掉夫妻间的交流时间。夫妻双方都忙于自己的琐事,互不尽责,忽略了自己的角色,也就无法形成对婚姻的满意感。而妻子又往往多愁善感,容易为生活中的小事猜疑,且疑心重重,缺乏信心。时间长了,造成夫妻感情的不和,甚至破裂。
那么,婚后夫妻间的交流时间应是如何安排的?
有人说,“结婚前,男女双方是情人;结婚后,夫妻成了敌人。”此话虽有些玩笑,但又何尝没有一定的道理。试想,新婚之夜,新娘子在洞房烛影中立时变得呆笨起来。因为,她既不懂丈夫的言谈,又不知丈夫的心事,自然觉得丈夫是个陌生人了。
但婚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方式之一。婚姻生活需要理性地去经营,这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如果仅由妻子一人去经营,必然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为此,夫妻俩人应该为对方多做点事情,尤其是丈夫,更应该主动地参与家务劳动,毕竟“丈夫”是领着妻子过日子的。二人应经常交流对家庭、妻子、子女以及双方父母的感情。如果总是妻子一人对家庭付出,而丈夫却心安理得地享之,那么,久而久之,妻子就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是不平心的,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心理,必然对丈夫有所怨懑。此时,丈夫应体谅妻子的寂寞,主动陪着妻子,这样,妻子就会有所慰藉,自然不会产生对婚姻的不满。反之,妻子对丈夫有所指责时,丈夫应检点自己的行为,凡事应多用脑子想想自己的缺点,不能一味地埋怨妻子。妻子有了缺点,丈夫应委婉地提出,不能一味地说教,更不应当众指责。因为,对于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来说,这些都会成为日后生活中难以消解的心病。
夫妻间的生活,需要浪漫、情趣和体贴。彼此应常把“我爱你”讲给对方听,这并不肉麻;圣诞节、情人节、结婚纪念日等,都应有特别的纪念。
和谐的性生活是夫妻恩爱的一面旗帜。性生活的不和谐,是造成夫妻感情淡漠的重要原因。为此,夫妻双方都应讲究卫生,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如果一方有了外遇,应及时劝阻,不能一味地惩罚、猜疑。而离婚后的夫妻重新组合,不仅要重新了解个性、性格、爱好,而且在感情上也要有重新付出的准备和忍耐,切不可因复婚而觉得有负于对方的感情而心情躁动。
总之,婚姻是一曲优美的乐章,而夫妻则是乐谱上的音符,只有和谐的音符,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为此,夫妻双方应时刻为对方着想,多做一些让对方开心的事,这样,才能使自己生活得舒心,令对方生活得得意,双方家人也才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