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客厅和卧室叫什么?
这个得分开来说,因为古代中国房子建筑布局和现在不大一样。 现在的房子基本都是一进门就是客厅,然后卧室啥的在后面。但古代房子不是这样,一般是正房(也就是现在客厅的位置)朝南或者偏东,而卧室一般在北边或东边。所以古代的“门”和现代的“门”位置是不太一样的,一般古书说的“门”是指房屋的前面开口处,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正门”。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某些四合院,它的正门并不是面对正南,而是有一定的角度。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房屋建造受制于地形,不能随便找块平地就建个房子这么任性。所以有的房屋虽然正门开在偏东或偏北的位置,但只要整个建筑坐向是向南的(即太阳能够照射进室内的时间长度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种房子也是符合古人建宅规范的,属于“正房”。这样的房子它前边的“门”也就自然称不上“正门”了,我们通常称为“偏门”或“旁门”。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现在很多人家把厨房等用作餐厅的功能间都设在房屋的前面,这些功能间的门通常是面向外面开的(因为要排放油烟嘛!),这些门在古代也同样被称为“侧门”“旁门”或“小门”。 除了上述提到的“大门”“小门”之外,还有“闱门”(女子所居之处)、“便门”(小便处所,有时也指大门)等等。至于房间内部,一般分堂、室、床三部分。堂屋一般较大较宽,主要供人活动;室是休息的地方,也比较宽大;床则是用来睡觉的,比较矮小。不过这些也不是绝对性的,比如说皇宫的大殿,其实相当于我们现在一间屋子大小,而皇帝的寝室反而相对很小,大概就和普通人家的卧室差不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