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正南还是南偏西?
题主提到的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建筑布局中的朝向和方位选择的问题。 传统的中式住宅对朝向和方位的选择是非常讲究的,在选择建造房屋的位置时,必须遵循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周易文化和风水学理论。
《雪心赋》中说:“穴法天机,最是玄微;左龙右虎,阴阳相宜。”意思是说,选择建造房屋的地点,要像雪花一样,找到背阴向阳的地方。左边的青龙方要高耸,而右边的白虎方不能高过青龙方。只有这样的地形,才符合周易天人合一的理念,才是真正的吉地。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传统中国建筑强调的“坐北朝南”的朝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国处于东亚季风区,冬夏两季多吹偏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如果房子“坐北朝南”,则既能避开冬季寒风的袭击,又能吸收到夏季的东南风,使房子保持一个清凉干燥的环境。 而“坐南朝北”则正好相反。
除了朝向以外,中国传统建筑还非常注重“方位”的选择。因为在传统观念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分别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所谓“东皇大帝,主春天,司万物发生;南方炎帝,主夏天,司万物茂盛;西方少昊,主秋天,司万物凋零;北方颛顼,主冬天,司万物休养。”(引自《淮南子·天文训》)可见,方位的选择与季节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那么,为什么冬季刮北风的时候,房子“坐北朝南”会更合适呢?原因就在于,在中国古代,人们将正东和正西,分别定位于春季和秋季的开始,而将正北和正南分别定位在冬季和夏季的开始。也就是说,正东和正西,在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分、秋分两个节气,而正北和正南,则属于冬至和夏至。
所以,如果房子“座北朝南”的话,到了冬至这天,太阳就会由北及南,照射到室内,使得房屋内阳气渐盛,温度逐步回升,而这正是自然界万物萌发之际。 反之,如果房子“座南朝北”的话,到了冬至这一天,阳光就会由南及北照射进房屋,这样一来,房屋内的温度就会不断下降,自然环境的气候就像进入了隆冬一样。